在防疫概念股波浪起舞的當下,配合媒體追蹤疫情的嚴重情況,這時候的投資到底是要『逢低加碼』,抑或『擇優汰劣』呢?現在自媒體多,一群專注在在這時局找出怎麼選股追逐,而另一群則是穩健地選擇自己深化的對象,等待相對低估點,個人則是偏向後者。
投資的適性而為,沒有辦法數據邏輯判斷的,往往不是個人的能力圈,每個投資的機會都帶有風險條件,而往往讓人茫然的,是除了價格的停利停損設定之外,對於公司的深入研討付之闕如。這時我想起投資夥伴轉貼給我的一段文字:
每當你進場時,你都必須有兩個目的:賺錢和成為一個更好的交易者。第一個目的,你可能做得到,也可能做不到,但第二個目的你一定必須做到。如果你不能從你的交易中學到東西,你就是在浪費你的時間和金錢。
一段簡單易懂卻不容易做到的話語,畢竟操作就是買與賣,不管用了什麼指標,過於得到『EASY MONEY』的人,最後的常常也符合人性地不想從事複雜的研究思考。
回到正題,疫情當下的我絕對不會去追逐防疫概念股,邏輯的選擇是:台灣的疫情概念股其實大部分都是國外的代工廠或是外銷,即使短期因口罩、耳溫槍等需求暴增,這佔公司的比例也有限,而且不管台灣或者中國基本上都接管這樣的產線,因此也很難有太大的利差,當然發災難財的公司也不是我的投資選擇。
那轉單行情呢?一開始有想過,看武漢封城就想到PCB供應鏈的重災區,燿華(2367)在台比例高可以看看,泰鼎(4927)幾乎都在泰國更是直接。近來韓國傳來災情更帶動記憶體族群的大幅波動,但實在話,這一類的行情似乎都跟我無緣,畢竟前期的數據很多都有疑慮或者難以判斷。目前中國廠區的復工率跟之後供應鏈的整合,以及疫情過之後的需求帶動,所有的問題都讓人無法安心。
既然中國供應鏈因為封城管理、復工疑慮無法推估,那看看越南概念股如何?沒想到這兩天紛紛傳出紡織、鞋業都哀嚎說因原料從中國進口,雖然儒鴻(1476)、聚陽(1477)等大廠說庫存三個月沒問題,那三個月之後呢?難怪最近許多東南亞設廠的公司,似乎下跌的幅度也不小。目前看來大概只有豐祥(5288)股價最硬挺,可能是真的都不靠中國吧!
那麼好好選擇內需股吧!中國比例越低越好,有些朋友喜歡做金融股,但我認為金融股很受景氣影響的類股,因為疫情的關係,目前內需服務百業蕭條,是不是好的對象我打個問號。因此在這左右為難中,我建議選擇今年交案確認的營建股,或者高配息率的內需股,可能是比較妥當的應對,仍是小叮嚀一下,資產配置才是王道,別在這混沌不明的時候持股比重過高,選擇自己能夠認知清楚的標的,分批再分批,重挫的行情還是疫情總會過去。
以上論述僅提供研究記錄參考,不作為任何操作依據!!
堅持原則,克服心魔,順勢操作!!
';$(".articleExtAd").append(notVIP);setTimeout(function() {$('.top-toolbar').data('top-toolbar').setAD({title: "\u75ab\u60c5\u5ef6\u5b95\u4e2d\u7684\u6295\u8cc7\u5341\u5b57\u8def\u53e3-\u4f5c\u8005:\u4f9d\u7c73",label_id: 182,label_name: "\u80a1\u5e02"});}, 2000);


- 日誌
- 相簿
- 影音
cobyjo's 新文章
- 霜劍投資團隊的介紹
- 新手推薦: 『我用3圖表,抓出5年賺100%上漲股』 作者:依米
- 失敗併購案回顧—英瑞-Ky(1592)-作者:依米
- 這年頭,誰都『會』投資~ 作者:依米
- 三竹(8284)資訊的高市佔率訂價權-作者:依米
- KY股的出事頻繁算不算意外?-作者:依米
- 窮散戶與富散戶的對話(25):你有合一(4743)嗎?-作者: 依米
- 試論宏全(9938),瓶蓋之王-作者:依米
- 低利率,買房去,幸福報酬率-作者:依米
- 衝一波,挑戰郊山之王-瑞芳劍龍稜-作者:依米
- 創業人生的『不優』選擇-作者:依米
板橋離婚證人
、三重離婚證人
、蘆洲離婚證人
、中和離婚證人
、新莊離婚證人
、新店離婚證人
、三重離婚證人
、中和離婚證人
、蘆洲離婚證人